“睡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睡别人”。
和朋友喝酒聊天聊到性生活的话题时,谢伟总是这样回答。
只是,这个答案敷衍得了酒肉朋友,敷衍不了整日里睡在自己身边的人。
女朋友试过很多办法,想让他对她提起性趣,甚至开始质问他是不是不爱他了。
其实刚开始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伪装的很好。
哪怕自己内心对发生关系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期待,生理器官也能有反应,能让女朋友觉得满足,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更何况,最开始,性爱对他尚是一件新奇的事。
可是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这种新奇感逐渐消失,他能体会到的除了伪装的累,还有想要逃避的无可奈何。
像谢伟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无性恋”。
01.
什么是无性恋?
无性恋,又被称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之后的第四性恋,代指觉得他人与他物不具性吸引力的人群。他人与他物对其是否有性吸引力是无性恋最重要的判断原因,而非有无性行为或者性欲。
简单来说,就是无性恋有两种倾向:一种有性欲但不指向他人,一种没有性欲。
有研究机构数据统计显示,无性恋者并不意味着性经历缺失,无性恋者可能由于各类原因而发生性行为,如进行自我探索;表达亲密关系;满足伴侣的需求等。
无论是否有性欲的无性恋者,和其他性取向的人一样,都可能对他人产生亲密关系的需求,也可能对亲密关系没有任何需求。
也就是说,以下两种情况均符合上述无性恋定义(但是否将自己认同为无性恋者则是个人的选择):
情况①:感受不到性吸引,但接受或有意愿参与性活动。
情况②:感受不到性吸引,也没有和他人发生性行为的欲望。
2012年发表的《了解无性恋》(UnderstandingAsexuality)中就有提到无性恋在统计上可能和同性恋一样是普遍的存在。
相比同性恋,大众对无性恋的认知程度无疑要低许多。
同性恋至少符合“所有人都需要性”的主流观念,只是欲望对象是同性,而无性恋则偏离主流更远。
02.
无性恋面临的困境
知乎上名叫戴晨的网友提过一个90后的男生横横的故事。
确定了自己性向之后,他鼓足了勇气,向父母“出柜”。
电话拨通的那一刻,他坐在宿舍楼下的电话亭里,紧张到感觉自己的胃都开始抽搐。
可是他说了很多,父母在电话那头始终没有什么反应。
直到他提到“以后不会有小孩”,父母才紧张地打断他,“你胡说什么?”
横横说:“感觉父母不是很在意我是不是无性恋,他们只在意我以后要不要小孩,会不会影响他们抱孙子。”
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同的横横,其实是幸运的,大部分无性恋,其实还无法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正确识别。
纪录片《(无)性恋》中有一个已经多年没有过性生活的无性恋者。
早年间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无法感受到对性爱的渴望,一定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对的人。
她也并不是感受不到兴奋,只是这种兴奋,并不来自那个和她发生关系的人,这种挫败感一度让她对自己产生怀疑。
她先后交往了20多个人,和每个人都几乎发生了1-2次性爱。
可是,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
她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身上是否真的存在“障碍”,想要和其他人一样对爱的人存在渴望。
可是最终却在结束这种不断质疑和探索的证明之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活法。
缺失的自我认同,让无性恋者无法在成长阶段总是自我否定。他们无法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准确判断,总是在质疑自己,尤其是当缺乏对他人的欲望被识别为不正常时,往往会把这种倾向识别为缺失,并想尽办法弥补。
无性恋社区创始人乔,在青少年时期就为自己的性取向进行了命名。
他创造了一个讨论社区,称之为“无性恋”,他想要建立一个可以不需要依靠性爱来获取幸福感关系的集体。
他曾经拥有过同时和几个人产生情感联系,却不发生性爱的关系,几个人彼此依赖,产生情感支撑,一度也非常美好。
后来,那些曾让他产生亲密感的伴侣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
没有羁绊和忠诚度而言的关系,最后接连瓦解。
乔在纪录片的最后提到,他觉得最为沮丧的事情是,曾经觉得只要能够获取幸福感就可以的自己,现在会为了获取亲密感而妥协。
性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远比他年轻时以为的要多得多。
和一个有性恋者交往,无性恋者被质疑最多的,是“不试试怎么知道”。
性冷淡、禁欲、柏拉图式爱情、性欲减退功能障碍、性经历缺失、没有找对对象等等,有太多能够让人不产生性欲的理由,对于无性恋者以外的人,接受无性恋的存在,本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更何况,要和一个无性恋者交往。
无性恋者彼此之间的结合因为缺乏羁绊和约束力无法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而与有性恋之间的交往,常常因为彼此对于性爱的不同感受而产生分歧。
真正束缚无性恋者的,除了他们本身无法形成的自我认同,还有外界不断产生的质疑和难以接受。
03.
无性恋者,可能是“爱取向”
很多人对无性恋者会产生误解,认为他们只是对亲密关系具有恐惧情绪,不愿意与人建立建立深度联系。
当然,的确存在不需要依赖亲密关系来获得幸福感的无性恋者,他们对他人不存在性欲,也不渴望从他人那里获得亲密感和幸福感。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想要从他人那获得亲密和幸福感的无性恋者,和有性恋者不同的是,他们对于关系的界定在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简单来说,无性恋者也会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只是不以性欲为标准。
很多人往往简单粗暴的将对一个人是否对另一个人产生了吸引力的方式界定为性吸引力(与被吸引的人发生性接触的欲望),但除此以外,还有浪漫的吸引力(对他人有浪漫的幻想,渴望与被吸引的人建立浪漫关系)、审美的吸引力(外貌、装扮等等的欣赏)以及感性的吸引力(引起情感共鸣)。
知乎某匿名网友就曾说过:
比起性爱,我更想抱抱他,亲亲他,抚摸他的肌肤,他的头发,和他一起入睡,和他一起醒来,和他一起生活,和他一起恋爱,和他一起面对以后的风风雨雨,和他一起走过所有的日日夜夜。
对于有性恋者来说,性爱是亲密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无性恋者来说,那仅仅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他们自身没有太强烈的欲望,但大多数和有性恋者交往的人,也会愿意让爱人来在性爱方面的引导。
一位叫戴晨的知乎网友在文章中表示,大部分的无性恋者,其实更偏向于“爱取向”。
“我不过是拿别人找男朋友、处对象、约炮、分手、失恋、劈腿、复合的时间做想做的事罢了,脑子里只有这些的人类,就不奇怪了吗?”
当他们接受自己的无性恋取向,往往能够更清晰地分辨感情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有性恋来说,感情来得更加简单纯粹。
04.
Kinsey(1948)等进行的一项7000万人参与的研究指出,无性恋大约为1.05%,Bogaert(2004)等其他人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它的概率会更高。
无性恋者其实并不罕见,只是大多数无性恋者无法对自己进行性取向识别,生活在有性恋群体之中,更是会加剧他们把自己判断为异类,需要被纠正的想法。
比起迎合大众,他们更难做到的是接纳自己。
在无性恋者无法被大众视角裹挟着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同时,我们或许需要思考,普及无性恋存在的必要性。
就像国内著名性学家李银河说的 ,“多数的爱情经常是带着性吸引的,但如果有人喜欢这种非性的状态,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喜欢,就照这种方式去生活。社会会越来越宽容和多元化,大家总有一天不会因此而感到大惊小怪。”